How to ace your examinations!

The examination period can prove to be extremely stressful and pressuring on students to perform well.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that you can do

Read More »

2018 新加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团队队员的筛选与训练

新加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团队队员的筛选与训练 新加坡在1988年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至今(2018年)新加坡已参加过31次IMO 比赛,并获得了19枚金牌、51枚银牌、69枚铜牌以及21位荣誉奖。筛选以及培训新加坡IMO参赛团队主要由新加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SIMO Committee) 负责。该会员的主要成员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的数学系教授、新加坡教育部(MOE) 人员,以及来自新加坡各所高中的特邀教师。即将参加IMO 的新加坡选手主要分入三个团队接受训练 – 初级培训队(Junior Training Team)、高级培训队(Senior Training Team),以及新加坡国家队(National Team). 只有新加坡公民以及新加坡永久居民可以入选。 初级培训队(Junior Training Team) 加入新加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初级培训队的成员主要根据学生们在每年五月末/六月初举办的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Singapore Mathematical

Read More »

2018耀琦的NMOS第三和武老师的奥数漫谈

耀琦的NMOS第三和武老师的回忆   鉴于过往经验,我一般不大肆宣传我的好学生的各种卓越成就,尤其是小学生。一方面是为了他们的心理建设,未来的比赛不用有心理包袱,全力冲击,也不能产生自己天赋异禀的错觉而表现得难以调教,半瓶水晃荡,错失继续快速进步的良机。另一方面,比赛成绩有偶然性,把奥数当长期追求就要排除成绩波动带来的情绪干扰,不断提升解题能力,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在长期收获更多好成绩,同时拥有好心态,好人缘。   不过,今天我要标榜一个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经验。他叫耀琦,是来自southview 这个邻里小学的新星。   四五年前我收到一通询问电话,一位家长想让她在南华中学读中二的女儿加入我的奥数班。家长说孩子很厉害,在学校一枝独秀,SMOJ拿金牌,通过AEIS 从国内转学过来,之前就读于东北育才。   育才中学我是知道的。十几年前我代表新加坡参加亚洲物理竞赛时,中国队就有一位育才中学的女选手,她不但得了金牌,还在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孔雀舞,着装亮丽,中国队其他队员纷纷半开玩笑地鼓掌道:美女,美女。后来她去了麻省理工读经济学。   就读于超级中学有很强的光环效应,很多时候学生对中学的认同感甚至超过的他们的大学。他们一般不是井蛙,觉得自己厉害那就是真的厉害了。我也教过一些从市北中学,人大附中转来的同学。我一听是育才的,又那么自信,就把她安排到了我的中二尖子班,和几个国少队的一起学。   上了两节课,她都在默默听讲,上完后,家长告诉我,她觉得数论部分太深奥。我于是建议降班,去中二班,因为中学还在学奥数的基本都是有实力,能出成绩的。这个班也很强。她表示不了,于是退了班。中学阶段开始学奥数的同学,很容易被起初的困难吓倒。小学奥数就相对更容易拿奖,容易速成,不过早开始学会更有优势。   这位女生回去后高诉妈妈说,这个老师很不错,以后让弟弟早点去学。于是,去年年初,这位妈妈带着小四的耀琦来到了我的奥数学校。据这位家长说,耀绮7岁时可以连续十几天,每天花几小时拼起1875片零件的乐高航空母舰。我想起我小四拼四驱车还要找拼过的同学帮忙,拼完还开不起来。而中学比赛解几道题的时限,也是几个小时。我于是觉得这个同学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高专注力,天赋水平蛮高的。开始奥数训练后,他也很认真地试着把每道题搞懂吃透,不到几个月,Bala老师的小四班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求,于是我安排他跳到我的小五班。 通常,跳级的学生,到了更高的年级,还是可以跟上进度,甚至名列前茅,耀琦也不例外。对于有志于取得更好成绩的同学,在自己班内拔尖,然后老师安排转去高一级的班,是进阶的最稳妥操作。耀琦在小五/小六班学了一年后,和班内同学的模拟测试已经能考得很棒了,只是他们学校不安排学生参加RIPMWC。好在华中的SMOPS现在对小五开放了。耀琦在SMOPS中得到了白金,意味着他已经能排到小五小六两届中的前五十。这是他第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之后耀琦在我的鼓励下参加了SMO junior 这个主要给中一中二学生参加的比赛,获得了银牌。我安排他进入我的中一班学习。隔一段时间我也会给他一些小学难题让他做。像耀琦这样的孩子比较罕见,但我也教过不少,很愿意做题,经常追着我问我要题目做,而且不止一次地去练习,非常扎实,状态总是很让人放心,也经常有让人惊艳的巧思妙想。如果要形容,这是一种学术状态上的早熟。中学国家队里的孩子,多数都是这样。小学就不多见,一般总需要三到四年或更久的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这次NMOS,耀琦在满分150分的情况下得到126分的高分,更把他的小学总分扛进前十,让他们学校的前四名沾光拿到团队奖项。耀琦得了第三名,他的总分和第一第二名只是一两分微差。他也因此获得参加IMSO集训队集训的资格。IMSO是地区性比赛,NUSH通过NMOS选拔前二十进集训队之后, 新加坡每年会派6人或12人代表新加坡参赛。

Read More »